明代以来,中国气候转寒,红驼悄然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边境间的荒漠草原上。红驼食性广杂,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草、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它属游走性动物,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起到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的作用。阅读资料和“我国红驼分布图”。
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地带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
土壤
主要分布地区
有机质含量(%)
统计的标本数
暗棕壤
东北地区
2.14~16.4
29
棕壤
山东半岛
2.07~7.05
32
红壤
南方低山丘陵
0.52~1.95
47
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热带云雾林是指潮湿热带地区经常被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掩盖的森林,主要分布在气温较低、风力强劲、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云雾出现频率较高的狭窄海拔范围内。左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区云雾成因,右图示意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