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小组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选取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图乙图。
【小题1】甲、乙两图正确地反映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是
A.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
B.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降水量变化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降水量变化
【小题2】我国某地水热状况与④、D地区相似,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A.热带种植园
B.地中海型农业
C.绿洲农业
D.旱作农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09:4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气候类型是_______,其在非洲东部地区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影响C、D两地的气压带是_______。
(2)A→D四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差异的基础是_______。
(3)乙、丙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地气候成因是_______。与乙地相比,丙地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___。
(4)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主要气象灾害为_______。
同类题2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基础是
条件。
(2) ⑦自然带名称是
,气候类型是
。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
,气候类型在大陆西岸是
气候,在大陆东岸是
气候;有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不同,这两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
和
。
(4)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详细考察,经大兴安岭、内蒙古草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在这个过程中,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属于
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是以
为基础。在
半球
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同类题3
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图中a、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及自a到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甲图中b自然带在赤道地区也有分布,分析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3)指出乙图中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的最主要原因。
同类题4
下图是四个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地理景观( )
A.甲→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B.甲→丙的变化与低纬度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相近
C.乙→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D.乙→丁的变化与亚欧大陆从西岸到东岸的变化一致
【小题2】与图中丁地自然景观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 )
A.全年高温的气候
B.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
C.流经沿岸的暖流
D.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
同类题5
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如图)。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