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有
①甲为荒漠
②丙为热带雨林
③丁为针叶林
④戊为阔叶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有
①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②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③乙分布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④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11:01: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太原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⑤地与⑥地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B.①地与②地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C.④地与⑤地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D.①地与⑦地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小题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D.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同类题2
读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南美洲南端,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所属的自然带是
。
(2)图中甲地与戊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体现了
规律,甲、丙、丁三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是由
因素造成的。
(3)试指出丙、戊两地自然景观成因的差异。
同类题3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自然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B→D→E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条件控制,在___________大陆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
(3)图中自然带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
同类题4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中I、Ⅱ、Ⅲ、Ⅳ表示自然带类型),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I、Ⅱ、Ⅲ、Ⅳ自然带更替的规律体现出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共同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洋流因素
D.大气环流
同类题5
芬兰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蓋率达到86%。
(1)判断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析芬兰主要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的自然原因。
(3)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