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段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 )
A.东海B.印度洋C.地中海D.南海
【小题3】“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 )
A.东南亚B.中亚C.南亚D.西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5 06:4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材料一 2015年12月14日,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开通运营六周年了。六年来中国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进口天然气1350亿立方米,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建设起我国第一条陆上能源进口大动脉。迄今为止,我国从境外进口天然气的管道仅有两条,其中一条是起自土库曼斯坦的阿姆河右岸,横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中亚天然气管道。 

(1)根据图简述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2)分析图中两条河流附近的图兰平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少的原因。
材料二 里海是鲟鱼主要分布区之一。在伏尔加河,鲟鱼产卵洄游始于3月末或4月初,此时水温1-4℃,6-7月时产卵群体达到高峰,鲟鱼洄游距离从入海口溯河可达数千公里。大多数鲟鱼产卵后和鱼苗一道返回里海。当地人多选择在入海口附近捕捞鲟鱼(如下图)。用鲟鱼所产鱼卵制作的鱼子酱营养丰富、品质极佳、价格昂贵。
材料三  阿姆河和锡尔河是注入咸海的重要河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截水灌溉,加上沿途蒸发、渗漏,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持续减少,影响咸海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3)推测近二十年来里海鲟鱼资源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4)分析阿姆河和锡尔河径流量减少对咸海湖岸地理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