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仍有芦苇分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河是L湖的最主要补给水源
B.甲河与L湖是相互补给关系
C.甲河流量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L湖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
【小题2】导致L湖两岸芦苇减少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小题3】上述材料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31 09:45: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地势因素
C.纬度因素
D.降水因素
【小题2】乙河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种植业发达⑤台风多发 ⑥下游不能通航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小题3】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发源于赤道地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流下游形成绿色走廊,灌溉农业发达
C.因为由低纬流向高纬,所以有凌汛现象
D.由于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为季节性河流
同类题2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地球的水圈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水。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
B.冰川、海洋水、河流水
C.地下水、冰川、海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小题2】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河流水
B.冰川
C.井水
D.湖泊水
同类题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轮船由M处进入红海后,其吃水深度将变 _________ (大或小),请说明理由。
(2)①海区在7月份因受图示洋流的影响常出现浓雾,试分析其成因。
(3)②地附近有一雪峰,试分析近年来其雪线的变化及人为原因。
(4)图中阴影区域是该地区城镇的主要分布地区,试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同类题4
图A为长江中游河段与某湖泊的水体交换示意图,图B为图A中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10月,PQ河段流向为Q→P
B.8月,PQ河段流速最快
C.一年中,PQ河段由P流向Q的时间长
D.湖泊储水量最大的时间点是④
【小题2】7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同时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灌溉用水量增加
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河流上游来水量小
D.伏旱天气,降水量少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冰块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春季凌汛时间提前
B.冬季凌汛时间提前
C.春季凌汛规模变大
D.冬季凌汛规模变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相互联系的水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