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 )
A.向东北,流水堆积
B.向西南,海浪堆积
C.向东,地壳运动
D.向南,流水侵蚀
【小题2】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是( )
①不断实施围垦造陆
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③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
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31 09:50: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青藏高原库赛湖的年纹层是由冬季冰面颗粒物质沉积形成的粗颗粒层和夏季沉积的细颗粒层两者交替形成的。下图为库赛湖湖底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湖泊年纹层是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若该湖底某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A.夏季气温偏高
B.夏季降水偏多
C.冬季气温偏低
D.冬季风力偏小
【小题2】库赛湖湖底粗颗粒层的沉积季节是
A.冬季
B.夏季
C.春季
D.秋季
【小题3】库赛湖西北部和东南部等深线疏密差异大的原因可能是
A.西北部风力沉积作用较强
B.西北部冰川沉积作用较强
C.东南部地壳下陷更加剧烈
D.东南部流水沉积作用较强
同类题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读图“北半球某地地质构造及某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在流水作用下,乙、丁两处形成的地貌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图中小岛最终与______岸(南或北)相连。
(2)图中甲乙之间河段汛期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丙处是河流的________(凹、凸)岸,形成原因是________,丙处河流的对面岸,形成原因是________。
同类题3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河流或湖泊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对湖泊的水位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①、②分别为水库修建前后湖泊的横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库修建后库区以下河段的外力作用变化特点是( )
A.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B.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
C.侵蚀作用增强,搬运作用增强
D.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同类题4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向陆地方向移动
B.粗泥沙位置没有明显变化
C.高度降低
D.海水堆积作用增强
【小题2】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阻挡污水,减少海洋污染
B.加剧海水倒灌,侵蚀海岸
C.使水道淤浅,不利于航运
D.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
同类题5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
D.延长航运里程
【小题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
C.张智垸所在地
D.天鹅洲故道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