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自湖北省枝江市(枝江大桥)至湖南省城陵矶,全长约327千米,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为微弯分叉型河段,下荆江为蜿蜒型河段,因河流状况不同,其洲滩发育也不尽相同。下图示意2002年荆江河段状况及洲滩分布状况,其中心滩指发育在河心的洲滩,凹岸滩指发育在河流凹岸的洲滩,凸岸滩指发育在河流凸岸的洲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河段形成心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2】2002年荆江河段岸滩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凸岸滩面积小于凹岸滩 | B.上荆江心滩面积小于下荆江 |
C.上荆江凸岸滩面积大于下荆江 | D.上荆江凹岸滩面积小于下荆江 |
【小题3】2002年荆江河段岸滩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是
A.上荆江多分汊,江心流速慢,泥沙易堆积,因而多心滩 |
B.下荆江多曲流,两岸侵蚀作用强,因而多岸滩 |
C.凹岸水流急,泥沙易沉积,因而洲滩面积大 |
D.凸岸水流缓,泥沙易侵蚀,因而洲滩面积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