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代表的当然是过去的岁月,它是宫殿中最不起眼的部件,使我兴味盎然的是这些凝固的泥巴上边,附着工匠的浪漫和情趣,他们的地位卑微如蝼蚁,却也不放过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寸之地。甲“长毋相忘”,多么好啊!瓦当上的文字,让人想起爱情、故友、青春、少年……
一枚瓦当大致的年份,通常会引导我们的思绪追溯那个年份的许多陈迹。平日,我们的思维在现实的琐屑中,纠缠着难以越出,以至变得多实惠少浪漫。瓦当的出现给人虚空和梦幻,特别是夜间在陌生的空间行走时,会被玄虚笼罩。如果一日间接近的古物太多,心灵就会倾斜未平,脑海中总是有不同时代的风来雨往,令人难以入梦。乙倾听来自久远时空的雪泥鸿爪和半夜惊魂,都会觉得出自家中瓦当、陶罐、青花瓶一类的腹中,是它们发出的古怪言语。在地下沉沉入睡,应是它们最合适的居所,它们和地下的一切,共同构成那个世界寻常的一部分。在地下世界里没有贵贱之分,黑暗中不辨你我。我注意这种现象很久了,当年的帝王贵胄和山野草民,在地底都一般形骸,肉去骨存,都一样的难以入目。偶然地出土,
打破了这种千年平衡,等级高下又重新复活于他们中间。丙那些考古的专家们煞有介事地推断分析,终于把官阶一一剔抉清楚,就像吃一条清蒸鳜鱼一般,最终要看到由上到下的鱼刺儿,这时就可以来细数了。
(节选自朱以撒《千年瓦当》,有删改)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有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这种“回回图”既使线描插图受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又增加了书籍视觉美。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 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热态了这种绘画形式并 地接受了它。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所以连环画很快地普及开来,并逐步走向成热。1950年至1985年是中国连环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单册连环画的印量也从几万册增长到100万册。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变得,线描、木刻、电影、彩色等绘画技法都在连环画中出现了。连环画成了各种绘画艺术争奇斗艳的大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