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批用正宗新疆和田玉籽料雕琢打磨出来的项链,串串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立马成为本届珠宝展的抢手货。
B.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C.错失“三连冠”的丁俊晖仍放松地大开玩笑,冠军傅家俊也很默契地跟他一唱一和,俨然把发布会变成了现场“二人转”。
D.各级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虽然都在高调喊着要给学生减负,但在行动上却是更加变本加厉地给孩子们施加压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2-08 11:15: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只有一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1)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2))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他已经决定金盆洗手,不再做房地产生意,重操旧业搞养殖。
(3)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4)南海仲裁案实质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这种危言危行完全背离了《国际海洋公约》的宗旨,损害了《公约》的权威性。
(5)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问世以来,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6)埃塞姑娘鼻子挺直,柳眉大眼,皮肤细嫩光滑,带有与其他黑非洲国家女性明显不同的面貌特征,风情万种、落落大方而又长袖善舞
(7)“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一是因为智者志存高远,心想大事,不屑于拾人牙慧;二是因为智者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知道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无须听信那些蜚短流长。
(8)金庸就是倚马可待天天写时评的报人,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
(9)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0)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11)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12)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1) (2)(3)B.(4) (5)(6)
C.(7) (8)(9)D.(10) (11)(12)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第二十三个“世界阅读日”前夕,一些商家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 )。
②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 的“知识付费”。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移动互联时代的经典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出的     魅力。
③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的动态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有一定年龄的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      的经典作品。
⑤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
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  ,大部分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都成了泥沙。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⑥书林新叶催陈叶。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正以裂变般的速度更新,人们期待更多经典作品。今天,我们阅读前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而出。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B.而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是不变的。
C.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是不变的。
D.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人们是不变的。
【小题2】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络绎不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鱼龙混杂
B.风起云涌 延绵不绝 家喻户晓 泥沙俱下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鱼目混珠
D.粉墨登场 空前绝后 举足轻重 差强人意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动态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文化生产。
B.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动态的一项文化生产。
C.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D.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个体的一项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