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2-17 11:0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网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风蚀谷
B.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同类题2
下图中▲表示地震发生地,则甲、乙、丙三地均位于
A.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为亚洲部分区域图,右图为孟加拉国等高线与河流分布图。表为右图中达卡的气候统计资料。
达卡的气候统计数据
材料二:唐代中叶直至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前往东南亚地区进行农
耕、工矿、商贸等活动,称为“下南洋”。
(1)图中的海沟处于亚欧板块与
▲
板块的
▲
边界。
(2)图中珠穆拉玛峰的南、北两坡相比,南坡的垂直带谱比北坡
▲
,南坡雪线的 海拔高度比北坡
▲
。
(3)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看,中国人“下南洋”属于
▲
人口迁移。
(4)达卡的气候类型是
▲
;其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
(5)简析孟加拉国夏季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4
阿尔卑斯山的成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同类题5
读下图,45°S附近某地区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经度,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美洲板块
【小题2】②③两处的降水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山地的形成
板块构造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