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300多年前,古罗马开始了全境罗马大道的建设,线路的走向与当今高速公路几乎相同,有些路段甚至仍然允许行驶汽车。读罗马大道剖面图(①依地势30cm以上的砂砾层;②石头、沙砾、粘土混合层;③人工碎石弓形面;④人工切割紧贴铺设70cm厚石头),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铺设30cm厚度沙砾层的主要目的是
A.缓冲
B.平整
C.增高
D.排涝
【小题2】古罗马的工程师认为修建道路时“岩石是朋友、水是敌人”,所以罗马大道选择路基的地形部位往往是
A.河谷沿线
B.冲积扇底
C.缓坡山腰
D.沿山脊线
【小题3】罗马大道两侧严禁栽种任何树木,以避免伤害四层路基的结构,其防范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堆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24 05:46: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平面升降会引起河流入海口侵蚀和堆积过程的变化,进而引起河口地带河谷形态的变化。下图为某河流入海口处河谷示意图。其中裂点是指新河床与老河床的转折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任何一级阶地坡形成时,相对于河口地带,海平面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小题2】推测该河口地带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应该是
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
C.波动下降
D.波动上升
同类题2
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聚落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B.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C.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D.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同类题3
图为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宫室遗址分布区域:
A.凸岸堆积岸
B.凹岸堆积岸
C.凸岸侵蚀岸
D.凹岸侵蚀岸
【小题2】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利于建屋筑路,军事防御
B.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C.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交通便利
D.用水航运便利,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同类题4
河道形态与地形、地质、流量、含沙量等因素有关。下图 为某河道和河谷示意图,图中沙洲的位置和形态易发生变化。读下图,回答第 下题。
图中
A.甲乙两处受侵蚀作用明显
B.河道的位置较稳定
C.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大
D.地貌多见于峡谷地区
同类题5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段,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流出山谷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三角洲平原
B.冲积平原
C.河漫滩平原
D.洪积—冲积平原
【小题2】河流两岸四地中堆积作用最明显的是
A.③
B.④
C.①
D.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