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
责无旁贷
的职责。
B.《爸爸去哪儿》爆红之后,各卫视纷纷上马亲子教育类节目,而当一种新的现象变成一股潮流时,就难免
泥沙俱下
。
C.我市高开区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每平方米足足涨了1000元: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
叹为观止
。
D.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
充耳不闻
,这种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8-14 11:35: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突然,一个影子如
白驹过隙
一般闪过,快捷异常。
②从年初业内喊出全年600亿票房的目标,到最终以457亿差强人意地收官,电影市场
沧海横流
,希望与失落、野心与焦虑众声喧哗。
③儿子走后,母亲除了
倚门倚闾
外,每天晚上都在窗前点一盏灯,终夜长明。每晚睡前都收拾孩子的床铺,把被子打开,枕头摆好。
④新的课程改革鼓励中小学分层教学,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班级学生固定化模式,有利于彻底解决当前
有教无类
的教育问题。
⑤正常的社会关系对于每个人而言,犹如
布帛菽粟
一样不可缺少,一个人从上学到就业、退休,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A.①④
B.③⑤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儒家传统中,孔子和孟子总是形影相吊: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作为与南海争议无关的域外国家,日本逢人说项,渲染紧张气氛,口口声声说要改善日中关系,却又四处渲染“中国威胁”,堪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奇葩”。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马海方自幼生长在京郊农村,对老北京民俗风情比较熟悉,加上他有较好的速写基础,描绘人物就颇为得心应手了。
⑥冬天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冷风不断地从四周灌进这个破房,周亚夫紧缩在屋角,全身不停地哆嗦着,噤若寒蝉。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同类题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两位阔别十年的老朋友竟在一条小巷里
狭路相逢
,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②李世石是一个
胸无城府
的天才棋手,常出言无忌,只要有他出席的新闻发布会,肯定就会有噱头。
③有的快递公司对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
半大不小
的物件有特殊的收费标准,许多顾客觉得这十分不合理。
④久居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的人们始终怀揣着一颗诗意栖居的心。烟花三月里,城里的人们相约奔向绿色的田野,兴致勃勃地体验起
瓜田李下
的田园生活。
⑤著名物理学家段一世先生一生躬耕讲坛,执教65年,每周安排3天时间给研究生上课,甚至
通宵达旦
指导他们的科研与论文的写作。
⑥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大胆创新,很快就在专业领域
头角峥嵘
,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同类题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巴黎卢浮宫,领队周安萍
如数家珍
般介绍了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
②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都是
拾人牙慧
,不敢越雷池半步。
③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
弹冠相庆
,无不佩服郎平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④喜讯传来,首都北京
万人空巷
,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
⑤他信心十足,气定神闲,
颐指气使
地指挥着大家队列训练,工作有条不紊。
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
以邻为壑
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同类题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毒胶囊事件的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B.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落成之际,恰逢迪拜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这座“通天塔”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撑住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的天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C.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D.《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字词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