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丙为岩浆
B.图中A的含义是重熔再生作用
C.图中乙可能为沉积岩
D.图中D的含义是上升冷却凝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7-17 09:48: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3月27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喷发。图甲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的数字可以表示埃特纳火山喷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形成图乙中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是图甲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2
干热岩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到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目前有开发价值的干热岩地区主要为有火山活动或地壳较薄的地带。依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最可能为干热岩资源富集区的是
A.北美洲东部
B.西伯利亚地区
C.非洲西部
D.欧洲南部
【小题2】干热岩最可能是
①沉积岩 ②变质岩 ③喷出型岩浆岩 ④侵入型岩浆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3】干热岩发电
A.技术水平要求高、利于大规模开发
B.资源分布地域性强、利于推广
C.受季节、气候制约,发电不稳定
D.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__
(甲、乙、丙、丁)处。形成乙下方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
_____。
(3)图中②、③环节的名称分别是_____
___、
。
(4)该图反映了自然界的两大物质循环过程,分别为___
_
___、
。
同类题4
砂岩、页岩的主要差异在于岩石的
A.化学性质
B.颗粒大小
C.坚硬程度
D.结晶状况
同类题5
岫岩玉因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足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四大名玉之一,地质史上由于地壳运动,岩层产生褶皱隆起,同时伴有岩浆侵入,故岫岩玉的主要成矿带赋存于白云质大理石岩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成因上看,岫岩玉属于( )
A.岩浆岩
B.玄武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图中岫岩玉形成过程吻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