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M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A.毁林开荒,森林大量减少
B.草场退化
C.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D.生物多样性骤减
【小题2】关于M、N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利用M地优于N地
B.N两区域水资源缺乏都是与人口过多,需水量大有关
C.M地太阳能比N丰富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大小
D.酸性气体排放量M区大于N区
【小题3】造成N区土壤侵蚀的最主要外力是()
A.海浪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3-16 04:57: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材料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二下图为某彩石爱好者在攀枝花市金沙江畔购买的一块模树石,购买时卖家说“……这块石头出自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的沉积岩形成的板岩中,上面这些树枝状的黑色物体是古代植物的化石……”
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诗中所述岩石是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_岩。
(2)这种岩石中能否找到生物化石?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是________。简述这种岩石的用途。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________地貌,该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________高原。
同类题2
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1所示地貌的名称为(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丘陵
【小题2】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同类题3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甲地貌的典型特征是( )
①常呈锥状耸立
②形态多样,呈蘑菇状
③形成峰丛、峰林
④以新月形沙丘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图示甲、乙两种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堆积作用冰川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冰川搬运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
D.海浪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
同类题4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左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右图为“贵州某地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植被
C.地貌
D.土壤
【小题2】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
同类题5
读图4,完成问题。
【小题1】具有图示典型海岸景观的国家是
A.挪威
B.新西兰
C.日本
D.西班牙
【小题2】该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