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 )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
B.该山地地下一定蕴藏着石油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小题2】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 )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
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
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
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3-24 11:5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小题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小题3】第一次褶皱形成于
A.断层乙形成之前
B.岩层甲形成之后
C.断层乙形成之后
D.岩层丙形成之后
同类题2
读 “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1-6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水资源丰富
B.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C.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③处是地垒
D.该地区位于西北地区,主要风向由③吹向②
【小题3】【小题4】下列地貌中,成因与图中沙丘类似的是
A.雅丹地貌
B.火山地貌
C.冲积扇
D.戈壁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辽河三角洲有绵延数百平方千米、面积世界第一的芦苇荡。过去,收割后的苇地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辽河三角洲的形成。
(3)分析辽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自然原因。
(4)你是否赞同 “炼塘”的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
A.甲处主要是物理风化作用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崩塌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同类题5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B.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C.内、外力作用不能同时进行
D.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