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9分)读“2012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 与“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地震主要分布在
火山地震带上。(1分)
(2)甲沿岸国家地震多发,是因为处于
板块与
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名称),地壳运动活跃。(2分)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是
(
水循环类型),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3分)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此季节,北印度洋海区的海水呈
时针流动。(2分)
(5)甲地沿岸有
流经(洋流名称),使
气候分布向北延伸至赤道附近;
乙附近因为有洋流交汇,形成
渔场。(3分)
(6)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请简述其地貌成因。(4分)
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试说明理由。(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06-10 03:48: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处地质构造是
,试分析其形成山岭的原因。
(2)图中②板块是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海洋中海沟形成的原因。
(3)考古学家在图中沉积岩中发现了一些恐龙化石,判断在岩层④⑤⑥中,岩层
可能发现恐龙化石。
(4) 图中AB为河流,分别说出A、B两地所受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同类题2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小题4】关于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以向河流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呈“V”型
B.“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以向下的侵蚀作用为主,逐渐形成“U”型谷
C.洪积-冲积平原一般形成于山麓地带
D.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材料三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材料四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4)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②
③
④
⑤
,这几个环节构成了
循环(5分)
(2)一位地理学家写道:“假如我们可以变成一滴水,参与水循环,那将是一次美妙的旅程。我可以是黑海的波浪,可以化为阿尔卑斯山的彩虹,驾着西风,变为西伯利亚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被老松树的根吸收。”
根据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是将岩石圈、水圈、
圈、
圈有机的联系起来。(2分)
(3)三峡水库的建设是人类对
(填代码)环节的直接影响;图中所示包含
种水循环类型。(2分)
(4)例举一项大量砍伐丁处的树木给当地水循环带来的影响。
。(1分)
同类题5
读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作用
B.②冷却凝固作用
C.③变质作用
D.④外力作用
【小题2】关于上图的正确说法是
A.①作用形成岩浆岩
B.③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C.甲类岩石中可以找到化石
D.乙类岩石是岩浆岩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