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___________古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新疆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史载显示,距今约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作为驯服的家畜之一。骆驼给予人类甚多,所求甚少。劳累一天,在戈壁荒漠上觅些随处可见的食物,什么骆驼刺、红柳枝、芦苇、胡杨叶等,都吃得津津有味。即使在连骆驼刺都不生长的地方,它也无所畏惧,凭着高耸的双峰中___________的养分,抵御饥渴,十几天不喝一滴水,仍然可以载人驮物。深夜,它又用自己的身躯围成“城垣”,为行人抵挡风沙、寒冷。一队队的骆驼,驮着精美的丝绸、华丽的绢帛,___________地往来于西域交通大道上。走在这一串串骆驼商队前面的,往往还有一个神情沉毅、___________的“西域牵驼人”。“古丝道”上的这种画面,( )。近年来在陕西、河南等地的唐墓里,经常可以发现驮负重物的骆驼俑,高昂着头,稳迈着步,似乎正在漫漫戈壁、茫茫沙海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