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小题2】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A.
B.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27 10:49: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A、B、C分别代表某河流的上、中、下游河段,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A.侵蚀、堆积、搬运
B.侵蚀、搬运、堆积
C.搬运、侵蚀、堆积
D.搬运、堆积、侵蚀
同类题2
下图为赣江某河段的示意图。M地有沙山、沙洲面积约13万亩。读沙山景观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示赣江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位稳定
B.流速缓慢
C.流量小
D.有凌汛
【小题2】形成M地沙山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
(3)丁处地貌是
,一般形成于
,形成原因是受
作用。
(4)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修建隧道的是
,请解释原因
。
同类题4
巨人之路(550N, 60W)位于北爱尔兰北部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不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图为某游客某日在巨人之路面朝偏西方向拍摄的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巨人之路”最初形成是因为
A.地壳断裂
B.冰川堆积
C.人工雕琢
D.火山喷发
【小题2】“巨人之路”之所以高低参差是因为
A.海浪侵蚀
B.冰川侵蚀
C.地壳断裂
D.风力侵蚀
【小题3】当游客拍摄该照片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正在睡梦中
B.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正在食堂享受美味的午餐
C.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刚考完高三五月调考数学科目
D.华中师大一附中老师即将分发高三五月调考语文试卷
同类题5
悬瀑是从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跌水是从陡坡上跌落的落差不大的水流。下图为河南云台山红石峡某段河谷纵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段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A.地壳持续下降、流水沉积
B.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C.地壳持续抬升、流水沉积
D.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小题2】最有可能含有大量跌水的区域为
A.第1级瀑布--第2级瀑布
B.第2级瀑布--第3级瀑布
C.第3级瀑布--第4级瀑布
D.第4级瀑布--第5级瀑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