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左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右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指出乙处发育的典型河流地貌,并说明其形成过程。(4分)
(2)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6 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1-27 07:2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地上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形图
材料二 我国四地景观图
材料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由于重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1)材料一中在成因上关联度较高的地形区是
(填数字)
(2)材料二中的四种地貌,属于堆积地貌的是
;侵蚀地貌的是
。其中乙地貌位于材料一中
地形区(填数字), 丁地貌位于
地形区(填数字)。
(3)描述材料二中甲地貌的特点。
(4)指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同类题3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小题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分别是( )
A.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风力堆积
D.流水侵蚀 风力搬运
同类题4
下图是对三峽工程下游各河段冲刷发展过程的预测。宜昌、城陵矶、武汉和大通依次为长达沿线的观测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三河段中,河段越长,同期冲刷量越大
B.宜昌至大通段在三峡大坝建成60年后冲刷量达最小值
C.水库运行100年范围内,各河段冲刷量先减后增
D.宜昌到武汉段在大坝运行50年后开始缓慢淤积
【小题2】图示时段内,可推测各河段()
A.—直以侵蚀作用为主
B.—直以沉积作用为主
C.先侵蚀为主后沉积为主
D.先沉积为主后侵蚀为主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栽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
1.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向斜的槽部
B.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
C.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谷
D.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