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因最早发现于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因多窟窿和褶皱纹理使其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常用于制作假山景观(见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太湖石属于
A.变质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小题2】造成太湖石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04 03:48: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表示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表示喀斯特地貌的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2
2014年6月23日,中国广西环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与桂林山水共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下图为环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塑造环江喀斯特地貌的主导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
【小题2】图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奇峰林立
B.地势平坦
C.冰川广布
D.顶平坡陡
同类题3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河流或湖泊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对湖泊的水位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①、②分别为水库修建前后湖泊的横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库修建后库区以下河段的外力作用变化特点是( )
A.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B.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
C.侵蚀作用增强,搬运作用增强
D.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为向斜成岭
B.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小题2】上图中甲、乙、丙、丁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同类题5
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
A.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小题2】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
A.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小题3】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