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
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向斜
【小题2】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沉积—褶皱—断裂—岩浆侵入
B.沉积—地壳下降—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C.地壳下降—褶皱—沉积—断裂—岩浆侵入
D.沉积—地壳下降—岩浆侵入—断裂—褶皱
【小题3】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
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16 02:11: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东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3】图示区域东部群岛国家南部和北部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半岛西海岸多峡湾地貌,右图示意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材料二乙国阿夫鲁戴克大坝(见左下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试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高达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米水位差的能量密度。
(1)简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说明乙国“盐差能”蕴藏量丰富的原因。
(3)分析乙国尝试开发“盐差能”的意义。
同类题3
下列地形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①安第斯山 ②青藏高原 ③黄土高原 ④珠江三角洲 ⑤东非大裂谷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同类题4
薄水效应-是指富含碳酸氢钙的流水因水层变薄,使得碳酸氢钙变成碳酸钙而就地沉积的现象。它能形成钙华梯池这一奇特的地表喀斯特景观。左图为某地钙华梯池景观图,右图为左图中MN一线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景观与钙华梯池成因一致的是
A.
B.
C.
D.
【小题2】薄水效应最明显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读下图,分析图中( )
A.岩石和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为3、4、2、1
B.2处可能含有化石,反映古环境特征
C.4处地质构造易形成裂谷和陡崖
D.5处位于向斜顶部,受外力侵蚀形成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