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下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下图和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所示,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江南丘陵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小题2】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7-06 06:46: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小题2】图甲中河流堆积物从B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
【小题3】图甲中C处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V形谷,流水侵蚀
B.V形谷,流水沉积
C.U形谷,流水搬运
D.U形谷,冰川侵蚀
同类题2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
同类题3
下图为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所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地貌是黄土丘陵
B.该地盛行东北风
C.该地貌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D.图中的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
【小题2】关于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②大风日数较多而且集中
③过度开垦 ④过度放牧
⑤植树种草,保持生态平衡 ⑥改良土壤,引水灌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⑤
同类题4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①干旱
②台风
③凌汛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小题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下水是互补的关系
A.图中古冲积扇分布区土壤比较贫瘠
B.夏半年该区有梅雨与伏旱现象
C.塑造该区的地貌主要是流水作用
D.该河段河流水与
同类题5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埋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
【小题2】下列我国四城市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是
A.海南三亚
B.湖南长沙
C.甘肃兰州
D.河北雄安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