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③ 指导人生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其中真正有用的却如凤毛麟角,像这种既有价值、可读性也出类拔萃的作品,实在难得。
④网络阅读作为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瞬间即可获得很多碎片式的信息,但是,相对于传统的阅读,我们牺牲的是内容的深度理解和词句的玩味赏鉴,这岂不是得意忘言。
⑤古德里安在回忆录里说:“在当时,很少人能够认识到这个法案将来会闯下滔天大祸。那些投票赞的政客们对以后发生的灾难难辞其咎。”
⑥“单身”或“独居”是正在调整成长中的、推动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的一股强大动力。许多匪夷所思的现象背后,都是单身在推动。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⑤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9-25 12:3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日前,一场别具一格的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这虽然是一个科技展,却毫无钢铁机械的冰冷感,倒显出十足的古典美。它就是该馆自主研发的“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
(   )。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的部分叫卯。榫头插入卯眼中,两块木头便 ,不再分离。其工艺之精巧,扣合之严密,给人以天衣无缝、 的感觉。
在“七千年前的发明”主题展区,观众可以看到馆藏文物珍品——浙江余姚河姆渡木榫卯,了解榫卯的发明与起源,近距离感受它的沧桑和精巧。在“古代建筑的智慧”展区,灯火辉煌的建筑内景、随意开合的隔扇门窗、迎风摇动的檐角风铃,给人一种 的视觉震撼,让人有 。观众可以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从构架到节点,再到榫卯,深入地了解古建筑的内部结构。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还可以学习拆装各种榫卯模型,组装一件小家具。
时代在发展,虽然榫卯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使用,但人们对榫卯的研究和利用却向着更加精深的方向发展,成为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载体。
【小题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帮助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B.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C.“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观察明朝的榫卯构。
D.“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帮助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榫卯,是利用木构件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构件连接的工艺
B.利用木构件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构件连接的工艺叫“榫卯”
C.榫卯是肇始于我国古代七千年前的一项重大发明
D.榫卯也是中国建筑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间不容发  气韵天成  浑然一体  观止之叹
B.河同水密  气韵天成  浑然一体  不虞之誉
C.间不容发   浑然一体  气韵天成  观止之叹
D.河同水密  浑然一体  气韵天成  不虞之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 ,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搞得他发呆了。有一次,自己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他全部心智和理性统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有时已人事不知了,却还记挂着数字和符号。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峻岩升登,降下又升登!善意的误会飞入了他的眼帘。无知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他不屑一顾,他未予理睬。他没有时间来分辨;他宁可 ?。餐霜饮雪,走上去一步就是一步!他气喘不已, ?。时常感到他支持不下去了。但他还是攀登。用四肢,用指爪。……不知多少次发生了可怕的滑坠!几乎 。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 )。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铺满了大地。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为膝下群山,雪莲万千。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1+2)的台阶。   
(摘自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全部心智和理性统通奉献给这道难题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B.他的全部心智和理性统通奉献在这道难题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C.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统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D.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统通奉献在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
B.只管攀登,他在无限风光之间;只知攀登,他在千仞深渊之上。
C.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
D.只知攀登,他在千仞深渊之上;只管攀登,他在无限风光之间。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宵衣旰食 含垢忍辱    汗流至踵    万劫不复
B.废寝忘食 含垢忍辱    汗如雨下    粉身碎骨
C.宵衣旰食 逆来顺受    汗流至踵    万劫不复
D.废寝忘食    逆来顺受    汗如雨下    粉身碎骨

同类题4

   梨花风起正清明。在春雨纷纷的时节,不知又会有多少行人“欲断魂”。是啊,有人不顾________也要返乡祭祖,有人千里迢迢携老带幼只求叶落归根,有人庄严肃穆深切缅怀英雄先烈……(   )。

枝再繁,叶再茂,扎根的方向只有一个于己而言,抔一手黄土,献一束鲜花,叙几句闲谈,先辈就不再是族谱上模糊的名字,而是一个家族前后相续的支点;于国而言,回望来时的路,忆起英雄的人,重提英雄的事,先烈就不只是书上泛黄的相片,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何以至今的源头。无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清明的意义就蕴藏在________的故园之情,就刻写在________的寻根时刻。

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其实,祭奠先人也好,缅怀先烈也罢,情感是一脉相承、互联互通的。清明不再是一人一事的悲喜,而是倾注了对故人故土的眷恋。正是这种家国一体的意蕴,家教家风才能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当下,抹黑英烈、诋毁英雄的事时有发生,否定过去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否定了现在。国家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既缅怀昨天也憧憬明天,既祭奠逝者也呵护新生,既留恋故乡也遥望远方,我们才能在________中护佑历史、希冀未来。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高水远 藕断丝连 谈古论今 慎终追远
B.山高水长 藕断丝连 抚今追昔 善始善终
C.山高水远 血浓于水 抚今追昔 慎终追远
D.山高水长 血浓于水 谈古论今 善始善终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点点思绪,萋萋哀思,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也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
B.点点思绪,萋萋哀思,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也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C.萋萋哀思,点点思绪,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也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
D.萋萋哀思,点点思绪,构成了清明的情感特写,也刻印着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是由于这种家国一体的意蕴,才能使家教家风沿袭不衰,国家民族生生不息。
B.正是由于这种家国一体的意蕴,家教家风才能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C.正是这种家国一体的情怀,家教家风才能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D.正是由于这种家国一体的情怀,家教家风才能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