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刚刚还是烈日当头照,一转眼,老天爷的脸一沉,狂风怒吼,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②李先生的这件祖传藏品非常珍贵,一直秘不示人,今天借“鉴宝”栏目公诸同好,让在场的几位鉴宝专家都赞叹不已。
③工作中出现些小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这些小问题而不思改变,时间久了,就可能积羽沉舟,悔之晚矣。
④城市治霾是一个科学治理的过程,应该立足长远,久久为功,而不应总是寄望于“一抓就灵”、“一蹴而就”。
⑤近几年,叙利亚国内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大关注。
⑥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⑥D.③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1-02 05:05: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发现其中有无穷的宝藏可作为学习的典范,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________,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________,而是有因有革,才有了宋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________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________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宋人经过巨大努力后,宋诗终于能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两大典范在古典诗歌史上。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树一帜 随声附和 殊途同归 登堂入室
B.另辟蹊径 随声附和 不期而遇 炉火纯青
C.独树一帜 亦步亦趋 不期而遇 登堂入室
D.另辟蹊径 亦步亦趋 殊途同归 炉火纯青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宋诗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唐诗这个参照对象
B.在宋诗进行创新时,唐诗都是参照对象
C.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D.唐诗成了宋诗进行创新的参照对象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宋人经过巨大努力后,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之一。
B.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能够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之一。
C.宋人付出了巨大努力,宋诗终于能够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
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使得宋诗终于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