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题。
【小题1】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B.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20 07:20: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处所示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
B.背斜顶部岩层因受张力, 容易被侵蚀
C.向斜槽部岩石疏松,容易被侵蚀
D.火山喷发形成“V”型火山口
【小题2】有关图示区域水循环的正确叙述是
A.水循环的类型属于陆地内循环
B.④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C.①的水汽量总是比③的降水量少
D.②是实现海陆间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同类题2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2~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读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小题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同类题3
下图中AC线地跨南亚三个国家。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A地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有干湿两季
C.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
D.最冷月均温小于0℃
【小题2】B地所在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盆地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高原
【小题3】关于A、B两地所在国家正确的说法是
A.两国问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易使B地所在国发生水旱灾害
C.两国居民多信奉佛教
D.A地所在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同类题4
下图中左图为某位驴友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类岩石和岩浆,①~⑥代表地质作用。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孤峰残丘”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次序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
B.外力沉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C.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地壳下沉、冰川沉积、岩浆侵入
【小题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②
B.乙①
C.丙③
D.丁④
同类题5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小题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a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