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贺兰山及附近自然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贺兰山
A.是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是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C.东南侧云杉林的破坏导致黄河泥沙含量增加
D.西北侧云杉林的恢复使得黄河径流量更稳定
【小题2】图中
A.甲地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B.乙地地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地陡峭,喀斯特地貌典型
D.冲击层1的形成晚于冲击层2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24 01: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地中海、红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安第斯山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成
③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阿尔卑斯山脉
④海岭和造山带都是新板块的诞生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2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附近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为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小题2】乙河段河谷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下面的岩石下陷
B.下蚀作用
C.侧蚀作用
D.溯源侵蚀
【小题3】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以平原地形为主
B.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C.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D.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同类题3
下图为台湾岛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屿近海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则最可能分布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小题2】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大洋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
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
C.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D.大陆板块内部断裂下陷
同类题4
下图为距今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变迁示意图。读图,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面积变化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距今2000年以来,长江南岸面积变化比北岸大
B.距今1000年以来,三角洲地区流水沉积作用减弱
C.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
D.甲岛形成于距今1000-300年间,并不断向北扩展
同类题5
图4中花岗岩A处凹沟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