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工作人员不分日夜地工作,希望能够尽快破译敌人的密码,因为他们相信,只要破译了密码,敌人的真实意图就会跃然纸上。
②环保督察组发现,一些地方涉嫌“假装治污”。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是对中央精神的消极抵制,也是对民众利益的极大漠视。
③与会学者认为,目前国际核裁军举步维艰,核裁军路线之争表面化,核安全与核能安全挑战突出,各国核能发展政策取向明显分化。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贵”的爱国传统和“刚毅坚卓”的顽强精神支撑着联大师生在强敌深入、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激情不减,弦歌不辍。
⑤精准扶贫工作中,要杜绝“面子工程”。这些群众道路以目的面子工程追求的是个人政绩,破坏了党的威信,浪费了人民的钱财。
⑥公元229年,吴王孙权正式称帝。作为硕果仅存的开国元勋,老臣张昭却“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其中原因令后人费解。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13 12:10: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春节”这一传统的中国节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以其神奇的力量和速度,突破地域、种族、文化的界限,创造了一幅“________、全球同乐”的奇观。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春节的报道,则从“蜻蜓点水”转向“_________”,从猎奇式的“望远镜模式”转入深入式的“放大镜模式”。 究竟是什么力量,助推中国春节走向世界、走近不同文明、走到国际性舞台中央?究竟是什么力量,吸引各国民众敞开怀抱笑迎“中国红”与“中国年”? 首先是文化的感应力。春节是密集展示中国文化的橱窗,红彤彤的春联、中国结、利是封,寄寓了喜庆欢乐、好运降临的征兆,对应了西方社会“幸运”、“快乐”的追求;敬天祭祖、吃团圆饭、走亲访友等年俗,暗合了西方社会的懂得感恩、爱家人、爱社区等价值观;……( )其次是商业的推动力。_________ “春节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利器,在商业力量的加持下,“中国春节”在西方社会的融入速度加快了、话题性增强了、效应也放大了,“文化的春节”和“商业的春节”互相借力、_________。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额手称庆  浓墨涂抹   毋庸讳言   珠联璧合
B.额手称庆  浓墨重彩   直言不讳   相得益彰
C.普天同庆  浓墨涂抹   直言不讳   珠联璧合
D.普天同庆  浓墨重彩   毋庸讳言   相得益彰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红彤彤的春联、中国结、利是封,寄寓了喜庆欢乐、好运降临的思想,对应了西方社会“幸运”“快乐”的追求。
B.红彤彤的春联、中国结、利是封,寄寓了喜庆欢乐、好运降临的意蕴,对应了西方社会对“幸运”“快乐”的追求。
C.红彤彤的春联、中国结、利是封,寄寓了喜庆欢乐、好运降临的征兆,对应了西方社会对“幸运”“快乐”的追求。
D.红彤彤的春联、中国结、利是封,寄寓了喜庆欢乐、好运降临的意蕴,对应了西方社会“幸运”“快乐”的追求。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春节文化的感应力,为共庆“中国春节”奠定基础
B.中国春节文化的感应力,达到了普天同庆的高度
C.东西方文化上的契合点,为共庆“中国春节”奠定基础
D.东西方文化上的契合点,达到了普天同庆的高度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