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篇小说中,张爱玲在描写人物的着装、环境的特点,甚至人的一举一动时,都不厌其烦地抹上色彩。
②叶秀山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戏曲理论家,书法理论家,美学家,这些称谓他都实至名归,但真正成就他的是哲学。
③没有勤学深思的态度,没有发奋苦读的决心,没有深文周纳的实践,你是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的。
④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境。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⑤B.①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27 10:0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___ ,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__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___。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___的经典名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则诵
B.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
C.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
D.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
B.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
C.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
D.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B.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C.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D.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