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瓯江下游示意图,图中甲岛是江心屿,海拔约4米;乙岛是七都岛,海拔约3米;丙岛是灵昆岛,海拔约3米;丁岛是大门岛,最高海拔约340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岛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来丙岛最有可能与之相连的为( )。
A.龙湾
B.乙岛
C.乐清
D.丁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24 05:01: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河口拦门沙(又称河口坝)是发育在河口地区的一种常见的地貌单元。磨刀门水道是珠江八大口门之一,磨刀门水道前端发育的交杯沙系列沙坝是珠江河口坝体系的一部分,它是由河道径流、海洋波浪及潮汐共同作用形成的。交杯四沙—灯笼沙—白藤岛—三灶岛之间是一条呈喇叭状的潮道。下图示意磨刀门水道的形态特征,MN为交杯四沙的一条剖面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P处泥沙移动所受的主要外力来自
A.河流
B.洋流
C.潮汐
D.波浪
【小题2】灯笼沙水下沉积物以细砂沉积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珠江含沙量小
B.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C.采砂强度较大
D.潮汐、波浪和径流作用大致相当
【小题3】交杯四沙
①涨潮时M侧以堆积为主 ②涨潮时M侧以侵蚀为主
③落潮时N侧以堆积为主 ④落潮时N侧以侵蚀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题。
图中反映出众多的岛屿和深入内陆的狭长海湾,形成这种海岸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板块挤压
B.冰川侵蚀
C.地壳下陷
D.流水侵蚀
同类题3
读“地理景观图”,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
B.
C.
D.
同类题4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向陆地方向移动
B.粗泥沙位置没有明显变化
C.高度降低
D.海水堆积作用增强
【小题2】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阻挡污水,减少海洋污染
B.加剧海水倒灌,侵蚀海岸
C.使水道淤浅,不利于航运
D.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
同类题5
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河流堆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