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由于径流与海洋的共同作用,在河口区形成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叫拦门沙。下图示意黄河口的拦门沙,T1、T2为两个不同时期的拦门沙位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T2时期黄河
A.处于枯水期
B.含沙量大
C.河口盐度低
D.水土流失最严重
【小题2】由T1到T2期间
A.拦门沙距离海岸越来越远
B.拦门沙的泥沙颗粒变粗
C.海洋侵蚀作用增强
D.拦门沙规模变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5 08:05: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河漫滩
D.沙丘
【小题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沉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
同类题2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A.来沙量大
B.径流量小
C.盐度低
D.水位高
【小题2】由乙时期到甲时期,拦门沙
A.向海洋推移
B.高度增加
C.外坡受侵蚀
D.体积减小
【小题3】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利于海水自净
B.增强航行安全
C.不利泄沙排洪
D.阻碍鱼类洄游
同类题3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回答下题。
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同类题4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甲在东南亚地区,乙地在北非,完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类型相同
B.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D.都是流水堆积地貌
【小题2】关于两个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以黑人为主
同类题5
以下地貌主要形成于山前的是 ( )
A.河漫滩平原
B.洪积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角峰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