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图①中a、b、c、d四岩层的年龄大小为( )
A.a>b>c>d
B.b>a>c>d
C.c>b>a>d
D.d>c>b>a
【小题2】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 )
A.裂谷
B.河口三角洲
C.块状山地
D.陡崖
【小题3】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B.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24 11:03: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色”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的特征是
A.大小不一,多气孔
B.大小均一,多层理
C.大小不一,分选差
D.大小均一,分选好
【小题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
B.苏南
C.川西
D.陕北
【小题3】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
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C.破坏生物多样性
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
同类题2
(题文)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同类题3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同类题4
板块活动可以直接诱发:
A.泥石流
B.凌汛
C.洪水
D.地震
同类题5
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做石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
①地形起伏较大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的水分
④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 )
A.撒哈拉沙漠
B.云贵高原
C.叶尼塞河下游平原
D.亚马孙平原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