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地理现象,主要由内力作用引起的是( )
A.长江三峡的形成
B.黄河三角洲在不断扩大
C.移动沙丘向前移动
D.东非大裂谷还在继续张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2 04:08: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_处分布。
(3)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______)
A
B
C
D
同类题2
下图中黑色区域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黑色区域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
A.古代城市群遗址分布区
B.第四纪冰川分布中心
C.煤炭资源分布区
D.灌溉农业分布区
【小题2】甲处平原呈现出波状起伏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
A.冰川运动过程中夹带物质的沉积
B.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表土的堆放
C.河流突发性大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D.古代城堡建设所造成的人为堆高
【小题3】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 )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同类题3
读“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6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
A.104m
B.126m
C.146m
D.150m
【小题2】乙地河床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是因该河段( )
A.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降水变化大,流速变化大
C.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D.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同类题4
(题文)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北德平原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是广大的冰碛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部由于玉木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178米;西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均海拔50米。
说出北德平原地貌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的外力作用。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海水堆积作用
D.风化作用
【小题2】与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大气运动
B.海水盐度
C.河流径流
D.潮汐现象
【小题3】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
A.南风—北风
B.东风—西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东北风—西南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板块构造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