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琉璃厂、大栅栏,本为京城最活跃的市井,但整饬葺新后,野性和生趣没了,故事与传奇没了,民间性和平易感没了,店主与顾客的多样性也没了。总之,有意思的人和事都没了,甚至比不上潘家园和报国寺的地摊,后者更有张力和弹性,更有伏的江湖能量。偶尔,我也会串琉璃厂,但权当(凭吊/凭悼)了,(1) ,画饼充饥罢了。(2) ,皆意味着漫步文化渐行渐远。

当走路成为一件乏味的体力活,兴致即衰了。人行道的物理性能再好,也只能满足运动一下筋骨,寂寞而出,(徒然/索然)而归。在广州、厦门和泉州的老城,我邂逅一些残破的旧骑楼,它们身处繁华,临街倚铺,(伸/探)出一溜檐廊来,衔连几百米,可遮风敝雨挡晒。据说该设计曾风于南洋,和古廊桥相似,它处处体现对行人的唤与体贴,可谓关怀倍至,非常温馨。

【小题1】文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葺(qì)    整饬B.潜(qián)   遮风敝雨
C.靡(mí)    地摊D.召(zhào)   关怀倍至
【小题2】依次选用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是( )
A.凭吊 索然 探B.凭悼 索然 伸
C.凭悼 徒然 伸D.凭吊 徒然 探
【小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王世襄、张中行笔下的旧影装满了脑子。   (2)枯萎的胡同街区、夭折的市井活性、出世的“步行街”。
B.(1)脑子里装的满是王世襄、张中行笔下的旧影。(2)枯萎的胡同街区、夭折的市井活性、出世的“步行街”。
C.(1)脑子里装的满是王世襄、张中行笔下的旧影。(2)胡同街区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
D.(1)王世襄、张中行笔下的旧影装满了脑子。   (2)胡同街区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9-19 09: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阅读青春少年的文字,我仿佛感觉到自己正在做着突围的挣扎,身上的铠甲在松动.在一片片地__ 。日新月异,带给年少的心,是刺激,是新鲜感与陌生感。初生的牛,狂野不,为显示自己的存在,常常不惜挑衅虎的威仪。为何“自古英雄出少年”而不是“出老年”?答案是老年再也不会那么失前冲了,而是患得患失,踯(zhú)前,似乎一枚树叶  下来,都能砸伤自己的头颅。人不是越活越胆大,而是越活越胆小。脑子里横竖着太多的条条框框,心灵中积攒了太多的清规戒律,久而久之,貌似自由的人,其实已深陷精神的囹(yǔ)。

年岁宛若一道正在垒砌的墙,越垒越高。坐在高墙里的“囚徒”,总喜欢对墙外的物事指手脚,使出浑身(ji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墙外正在撒欢的后生,也能进入到墙内来,并被墙内的人同化。然而。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师,恰恰都是一些不肯被同化的人。他们固守自己的生命准则,把脉人际的盘根错节.竭尽所能地(yǔn)吸弥漫于天地间的养分,吸纳日月喷吐的精华,却拒绝被流弊持.被平庸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踯(zhú)不前B.囹(yǔ)狂野不
C.浑身(jiě)数D.(yǔn)吸指手
【小题2】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动之以情劝谕,晓之以理教诲
B.动之以情教诲,晓之以理劝谕
C.教诲晓之以理,劝谕动之以情
D.劝谕动之以情,教诲晓之以理
【小题3】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掉落滑落 俘获B.滑落掉落 俘虏
C.掉落滑落 俘虏D.滑落掉落 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