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岛屿在东西方向上沿18ºS纬线所做的的地形、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题。
古老基底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A.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外力侵蚀——喷出作用
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喷出作用——变质作用
C.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喷出——侵入作用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31 10:03: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类早已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昼夜温差过大
D.温度变化无常
同类题2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2分)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2分)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发现B山山势高耸,请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4分)
同类题3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图)。
材料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
(1)判断图中地质作用类型,任选其一说明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解释“猴子”的形成过程。
(3)与A、C两类岩石相比,B岩石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同类题4
下左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下右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
【小题2】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5
读“某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题。
形成N处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搬运作用
D.岩浆活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