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右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组成岱崮地貌的岩石主要为(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小题2】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
A.固结成岩 岩层断裂 地壳抬升 外力侵蚀
B.岩层断裂 裂隙扩张 岩浆喷发 地壳抬升
C.岩石沉积 地壳抬升 外力侵蚀
D.岩石沉积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小题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
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
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
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15 01:1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是
,其成山的理由是
。
(2)在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地;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段,河谷横剖面一般呈“
” 型;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
(南或北)岸侵蚀严重。
(3)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乙、丙地中的
地;在甲、乙、丙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
地。
同类题2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
推断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 )
A.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盐层流动
B.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盐层流动
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盐层流动→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外力侵蚀→水平挤压→盐层流动
同类题3
图为“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河泥沙沉积较严重的河段可能在()
A.①、②处
B.①、③处
C.②、④处
D.③、④处
【小题2】该河口处三角洲发育不充分,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多
B.地壳上升运动
C.河流含沙量小
D.气温年变化大
同类题4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题。
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和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①②和①
B.②③和②
C.③④和③
D.①④和④
同类题5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定位导向功能的小型玩具轮船,考查某段河流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图是每隔15分钟持续通过定位记录下来的轮船所在位置处理电子图。回答问题。
下列对①②③河段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②③段相比,①段侧蚀明显、向下侵蚀减弱
B.与①③段相比,②段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最明显
C.与①②段相比,③段侧蚀减弱、堆积作用加强
D.①②③段中,②段的侧蚀更强,③段的溯源侵蚀更明显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