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是
A.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小,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大
B.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大,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小
C.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大,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小
D.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小,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大
【小题2】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⑤⑥两处河水流速与往年同期相比
A.都变快
B.都变慢
C.⑤变快,⑥变慢
D.⑤变慢,⑥变快
【小题3】图示两聚落形成条件不可能是
A.便于修筑港口,航运价值高
B.有利于泥沙的堆积、土壤的形成
C.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D.凸岸三面环水,可作防御之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08 07:3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三江平原以“北大仓”著称,这里靠近东能重工业基地,人口稀少,肥沃的黑土广布,建有许多大型国营农场,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米等农产品质量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材料二:下列左图为三江平原略图。右图为三江平原曲流图。曲流又称河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
(1)简析三江平原河曲地貌发育的原因。
(2)简述三江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简析三江平原大米质量好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2
大石河位于燕山褶皱带的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河流蜿蜒曲折,其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村庄都分布于河流北岸,但丁河段村庄经常遭受洪涝灾害。下图为大石河不同河段河流流向、聚落分布和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溶蚀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谷
【小题2】图示河段沉积物多的主要季节和沉积地貌最显著的分别是
A.夏季、甲
B.夏季、乙
C.秋季、丙
D.秋季、丁
【小题3】对比甲、乙、丙三河段村庄的分布位置,丁河段村庄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流易决堤
B.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
C.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
D.河谷地势较低,排水不畅
同类题3
位于澧水中下游地区的澧阳平原,存在多处史前遗址,并被确认为世界水稻最早的种植地。下图示意澧阳平原及其史前遗址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澧阳平原主要是( )
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小题2】澧阳平原成为世界水稻最早的种植地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暖湿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河网密布
【小题3】相较于周边城镇,史前遗址多分布于地势较高处,其主要原因是( )
A.便于农耕
B.便于聚居
C.防御洪水
D.防御滑坡
同类题4
读图,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5
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尼罗河有缩小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A.地中海水位上升,海水淹没
B.尼罗河河水冲刷
C.尼罗河携带的泥沙减少
D.大规模垦荒,造成水土流失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