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队登山爱好者在海拔4012米的某山(75°E,72°55′S)的山麓发现了一些形状奇特的岩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岩石形态的外力作用有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C.地壳抬升、风力作用
D.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小题2】下列有关该山所在地区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降水的水汽多来自于大陆内部
B.地表水运动速度慢,有利于其下渗
C.年降水量小,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D.地表水缺乏,沙漠广布
【小题3】该登山队到达地区一向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A.高寒缺氧
B.多暴风雪
C.日照强烈
D.降水稀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03 04:2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可知,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同类题2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神奇。如图为其形成初期岩层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
A.流水在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B.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
C.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
D.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入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
【小题2】图示地貌地区,垂直节理发育后,地表岩石最易风化破碎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结合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外力沉积
B.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
C.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外力沉积
D.外力侵蚀―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
同类题3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中: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__;箭头⑥⑦⑧表示__________作用;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
(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__________、搬运、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A属于_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_,能在其中发现化石的是A、B中的__________ (填字母)。
同类题4
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戈壁
【小题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小题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植物
同类题5
在埃及开罗以西540千米处,有一片神奇的白沙漠,高耸在白沙漠中的白色岩石为白垩纪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岩石成分主要为红藻类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处的白色沙粒主要来自( )
A.白色石灰岩被风化而形成的碎屑物
B.当地盐湖被蒸发干涸留下的盐渍物
C.黄色沙粒反射阳光形成的白色影像
D.盛行西风所携带的地中海沿岸沙粒
【小题2】推测白垩纪时期,该处为( )
A.泥沼湿地环境
B.浅海湿润环境
C.热带雨林环境
D.温带草原环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