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队登山爱好者在海拔4012米的某山(75°E,72°55′S)的山麓发现了一些形状奇特的岩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岩石形态的外力作用有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C.地壳抬升、风力作用
D.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小题2】下列有关该山所在地区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降水的水汽多来自于大陆内部
B.地表水运动速度慢,有利于其下渗
C.年降水量小,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D.地表水缺乏,沙漠广布
【小题3】该登山队到达地区一向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A.高寒缺氧
B.多暴风雪
C.日照强烈
D.降水稀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03 04:2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地景观演变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景观演变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搬运作用
B.侵蚀作用
C.风化作用
D.堆积作用
【小题2】图中Ⅰ、Ⅱ所示的演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强弱
B.风力作用
C.温度变化
D.生物活动
同类题2
河床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会逐渐变成沉积岩,这类沉积岩往往以砂岩为主,砂岩的抗侵蚀能力与其颗粒有关,颗粒越小,抗侵蚀能力越强。下图为某河床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在经过多年外力侵蚀作用以后的形状。读图,下列关于甲、乙岩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岩层比乙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枯水期
B.甲岩层比乙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丰水期
C.乙岩层比甲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丰水期
D.乙岩层比甲岩层颗粒大,甲层在沉积时处在枯水期
同类题3
读下图某地质剖面图。图中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是
A.A地层
B.B地层
C.C地层
D.D地层
同类题4
马来西亚沙捞越姆鲁石林在地质上属于剑状喀斯特,雾气笼罩下,浅灰白色的石林如同一座寒光四射的刀光。它是石灰岩受到某种外力作用形成的。这种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溶蚀
C.流水下蚀
D.流水侧蚀
同类题5
(共14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A山海拔2180米,具有顶平、坡陡的外观特征。A山顶部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山下生气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条瀑布飞溅.
(1)解释A山形成“顶平、坡陡”外观特征的地质过程。(2分)
(2)据图简述A山山顶气温特点,并简析其成因。(8分)
(3)简述A山多瀑布的原因(提示: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来分析。)(4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