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据此及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与外力作用相关的部分地理事物或现象:①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③横断山地“水拍云崖”的雄奇壮丽景观 ④沙丘
上述地理事物或现象中,位于干旱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8-27 12:17: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下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下图和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所示,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江南丘陵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小题2】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同类题2
读下图,图示为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内力作用比较明显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中②地貌属于下列何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小题3】(原创)与图中③地貌的形成作用最相似的是()
A.沙丘
B.角峰
C.石笋
D.石林
同类题3
(本题共10分)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区域主要外力作用。(2分)
(2)说明甲半岛R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4分)
(3)分析甲半岛南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4分)
同类题4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判断,甲处为
,乙处为
,丙处为
。
(2)图中代码③表示
(地质作用);d表示
岩。
(3)右图中甲处地貌的名称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4)左图中地貌的名称是
,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同类题5
吐鲁番火焰山由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和田玉由镁质大理岩与岩浆接触交替变质而成,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浅水河滩是玉石富集区。图a为新疆地形图,图b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火焰山、和田玉的岩石分别与图5中序号相对应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拾玉的重要地段和最佳季节是
A.甲,春季
B.乙,夏季
C.丙,秋季
D.丁,冬季
【小题3】形成火焰山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生物风化、流水侵蚀
B.化学风化、冰川侵蚀
C.物理风化、风力侵蚀
D.物理风化、海浪侵蚀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