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干热岩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到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目前有开发价值的干热岩地区主要为有火山活动或地壳较薄的地带。依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最可能为干热岩资源富集区的是
A.北美洲东部
B.西伯利亚地区
C.非洲西部
D.欧洲南部
【小题2】干热岩最可能是
①沉积岩 ②变质岩 ③喷出型岩浆岩 ④侵入型岩浆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3】干热岩发电
A.技术水平要求高、利于大规模开发
B.资源分布地域性强、利于推广
C.受季节、气候制约,发电不稳定
D.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28 07:0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层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所在位置的地质构造与地形是()
A.向斜山
B.背斜谷
C.断层谷
D.褶皱山
【小题2】乙所在位置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岩层断裂上升形成山地
B.背斜中心部位岩石的抗蚀力强
C.岩层断裂下降形成谷地
D.向斜中心部位岩石的抗蚀力强
【小题3】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小题2】甲部分和乙部分的河流冲积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同类题3
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咸阳附近地形区形成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断层中的岩块下降,河流堆积
D.褶皱中的背斜成谷
【小题2】据考证,昭君出塞时走的就是这条道。他们在沿途看到的景象可能是
A.地势崎岖、峰林耸立
B.可见千沟万壑的地貌
C.一个个平顶的房子散落于沟谷附近
D.成片的荒漠风沙肆虐
同类题4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大理石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当地物理风化作用强。读“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昆仑山物理风化作用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力大
B.土层厚
C.风力小
D.温差大
【小题2】和田玉的形成过程是
A.丙
甲
B.乙
丁
C.丁
丁
D.丁
丙
同类题5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导致乙地
A.地震
B.火山喷发
C.形成褶皱山脉
D.河流含沙量增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