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当年闻说绕江澜,憾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该诗为乾隆下江南时登临南京燕子矶所题,隐喻了地理环境的演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河流主流变动造成侵蚀与堆积的变化
B.地壳抬升使原水域变为陆域
C.河岸沙丘运动填入江中形成陆地
D.海平面上升造成河滩的淤积与扩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11-24 03:13: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欲使直径为0.1 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 cm/s
B.0.5cm/s
C.0.7 cm/s
D.30 cm/s
【小题2】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 搬运
B.搬运 堆积
C.侵蚀 堆积
D.搬运 侵蚀
同类题2
读图,完成问题。
(1)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
同类题3
读下图中四幅地貌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千沟万壑”描述的是______,该地貌区特色民居为______。
(2)四种地貌中位于我国湿润地区的是______、______。
(3)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是______,下图正确反映峡谷剖面的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4)描述广东丹霞山地貌特点。
同类题4
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小题2】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
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
同类题5
下列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的一组是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峰林、落水洞、溶蚀洼地
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孤峰、溶洞、落水洞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