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128m,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图中与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17 10:06: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科罗拉多大峡谷成因示意图”,①~⑤表示了它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判断下列阶段中地壳最稳定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主要成因是
A.海水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同类题2
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璧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右图是丹霞山“茶壶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丹霞地貌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下图中阴影表示的是红色砂岩、砾岩或砂砾岩),正确的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小题2】形成图中“茶壶峰”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
A.自西向东地表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B.甲处地表形态主要由内力作用塑造
C.乙处的物质主要于地壳
D.花岗岩形成于断层发生之后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
(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边缘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②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侧的盆地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5
下图是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石鸟”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景观
A.反映荒漠自然景观特征
B.由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
C.形成受冰川侵蚀的影响
D.岩浆岩的特点表现明显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