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
A.位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
B.位于地势第一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
C.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
D.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
【小题2】关于图中“非木之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石林”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B.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
C.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D.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由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08 10:35: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胀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小题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A.中南半岛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山东丘陵
同类题2
某内陆地区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前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表上升形成戈壁高原,至今一直保持着广阔平坦的特点。该高原一直保持着广阔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剧烈,迅速抬升
B.河流众多,流水沉积作用明显
C.河流稀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
D.人类活动少
同类题3
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景观,形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和岩石类型分别是
A.风力侵蚀、岩浆岩
B.流水侵蚀、沉积岩
C.冰川侵蚀、变质岩
D.海浪侵蚀、沉积岩
同类题4
读地理素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因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5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导致自然带南北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
【小题2】M岛多火山和地震,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板块边界
B.位于板块内部
C.境内地形多山
D.台风频繁出现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