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图中A、B两种地貌景观成因的差异。
(2)判断图示区域的盛行风向。
(3)说明图中C、D、E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4)根据该地质剖面图,归纳该地区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2-24 08:1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象鼻山(如下图)位于广西桂林的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此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在该区域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材料看出,形成该区域的岩层主要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小题2】形成图中“大洞”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C.流水溶蚀
D.海浪侵蚀
同类题2
下图为某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获得的“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
①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华北 ②图示地区构造地形是背斜山 ③乙地岩石形成物质于地幔 ④丙地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外力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该兴趣小组推测( )
①乙地能找到古生物化石 ②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③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④乙、丙相对高度大于1 000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箭头①.⑥代表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发生的领域看,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共同构成了____循环和_____循环,其中②环节名称是____。
(2)图示陆地上河流主要补给是____(填环节名称),图中水循环环节容易受人类干预和控制的是____(填数字代码)。
(3)甲岩体属于褶曲两种形态中的____,其地貌形态为谷地,该谷地的成因是____。
(4)乙处断层两侧岩体的位移方向以____运动为主,形成了断块山,该断层的成因是____。
同类题4
在青岛崂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花岗岩石柱,人称“石老人”。该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一般顺序是
A.风化、侵蚀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一岩浆侵入
C.地壳抬升一岩浆侵入一固结成岩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同类题5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图是(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断层和断层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