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表示的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填字母)
(3)若此图表示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则其典型地貌是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8-02-23 12:0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
A.冲积扇和三角洲
B.冲积扇和海石柱
C.黄土塬和三角洲
D.黄土塬和海滩
【小题2】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向斜,有利储存石油
B.①是背斜,有利储存地下水
C.②是断层,有利地下水出露
D.②是断层,修隧道工程量小
【小题3】如该陆地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则乙附近洋流性质及其对气候影响正确的是
A.寒流,降温减湿
B.暖流,增温增湿
C.寒流,多雾
D.暖流,增温减湿
同类题2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岩石表层的崩解破裂——流水的侵蚀作用
B.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的侵蚀作用
C.金字塔毁“容”——雨水的侵蚀作用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风力的侵蚀作用
同类题3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_ ; 乙_________ ; 丙_________。
(2)甲图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其形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 。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
(3)乙图地貌是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_________地区。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同类题4
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循环基本环节有___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看,甲为 _________,乙为_________(填代号)。
(3)简述图示地区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4)图示地区森林植被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热量或水分)。
同类题5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小题2】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A.秋冬两季
B.春夏两季
C.夏秋两季
D.春冬两季
【小题3】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
A.①
B.④
C.③
D.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