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表示的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填字母)
(3)若此图表示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则其典型地貌是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8-02-23 12:0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反映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花园口站年径流及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 )
A.年径流和输沙量都增大
B.年径流和输沙量都减小
C.年径流量先减后增,输沙量减小
D.年径流量减小,输沙量增大
【小题2】产生图示水沙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上游植树造林
C.流域降水增多
D.上游修建水库
【小题3】该变化可能导致下游( )
A.三角洲增长减慢
B.淤积增加,河床抬升
C.洪涝灾害加重
D.土地荒漠化
同类题2
左图为各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图,图右2为某外力作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必在内力作用之后
B.使地表趋于平缓
C.对地表形态塑造起主导作用
D.使地表高低不平
【小题2】右图示意的是左图中的
A.甲
B.丙
C.丁
D.戊
同类题3
北京时间2017年1月30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好科考船行驶到南纬78º41′罗斯海水域。这是“雪龙”好在南半球到达的最高纬度,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记录。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就选址在罗斯海的难言岛(163º46′E,74º54′S),这里环境优美而纯净,蓝天白云、碧海雪山,地面多碎石。2月14日,考察队结束新站优化选址工作,返回中山站。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科考队员在罗斯海还与考察期间,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正午物影渐短
B.难言岛上极昼范围缩小
C.日出方位向北偏移
D.罗斯海海上阴雨连绵
【小题2】难言岛上碎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化学侵蚀形成
B.工程建设导致
C.海水搬运、堆积
D.冰川作用形成
【小题3】罗斯海的洋流
A.顺时针环流
B.逆时针环流
C.由南向北流
D.由北往南流
同类题4
6月23日,中国广西环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与桂林山水共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左图为“环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组成环江喀斯特地貌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塑造环江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
同类题5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小题2】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