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最高155米。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千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下面左图为岛屿位置,右图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小题2】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
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
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
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
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
【小题3】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
B.地质构造运动颏繁,海岛不断沉降
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
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16 09:4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岩石与含盐层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板岩、砂岩
B.石灰岩、页岩
C.玄武岩、石英岩
D.花岗岩、砾岩
【小题2】推断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作用 水平挤压 外力侵蚀 盐层流动
B.水平挤压 沉积作用 外力侵蚀 盐层流动
C.沉积作用 盐层流动 水平挤压 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 外力侵蚀 水平挤压 盐层流动
同类题2
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岛屿( )
A.面积大约为300K㎡
B.位于海岭附近
C.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D.水系呈放射状分布
【小题2】岛屿沿岸多悬崖峭壁,其形成原因是( )
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石海岸
②火山活动,导致大陆板块上升
③降水丰沛,河流侵蚀严重
④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3】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B.岛屿东北部临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
C.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D.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漂移,易造成大气污染
同类题3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所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向斜成岭
B.该地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② 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处比③处岩石坚硬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甲一Ⅲ
B.乙一 Ⅱ
C.丙一Ⅰ
D.丁一Ⅳ
同类题4
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A.c ①
B.a ②
C.c ③
D.d ④
【小题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
同类题5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 475 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
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小题2】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
D.降水的季节变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板块构造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