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岛屿( )
A.面积大约为300K㎡
B.位于海岭附近
C.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D.水系呈放射状分布
【小题2】岛屿沿岸多悬崖峭壁,其形成原因是( )
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石海岸
②火山活动,导致大陆板块上升
③降水丰沛,河流侵蚀严重
④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3】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B.岛屿东北部临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
C.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D.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漂移,易造成大气污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28 05: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沟的形成原因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B.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张裂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张裂
同类题2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它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小题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小题3】图示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地震和褶皱
B.断裂和褶皱
C.褶皱和海沟
D.火山和海沟
同类题3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其中②代表外力作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代表沉积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④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
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重熔再生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某区域板块及岩浆的运动状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动板块运动的主要能量来自
A.太阳辐射能
B.海洋潮汐能
C.地球内部放射能
D.地球自身重力能
【小题2】下列水域的形成,与图示板块运动结果基本吻合的是
A.地中海
B.日本海
C.红海
D.里海
同类题5
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观赏这些“国家名片”(下图)上的风景,可以视为最浓缩的“中国精华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四地景观所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景观所在省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成都
B.②地景观所在地形区是云贵高原
C.③地景观所在省区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D.④地景观所在省区以花生加工闻名
【小题2】有关图中四地景观的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长期的侵蚀作用形成了①地景观
B.断裂抬升是②地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
C.③地景观形成的条件是高温多雨石灰岩广布
D.④地景观与阿尔卑斯山脉都是断块山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