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形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
(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③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部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2-01 08:3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图中A处的地形是
,成因是
。
(3)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
同类题2
读某大洋洋底岩层年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板块不可能位于:(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
【小题2】关于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图示边界类型会出现深海沟
C.图示海底不可能形成海岭
D.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与此一致
同类题3
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变化
B.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同类题4
(2010浙江高考)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表 单位:%
年份
煤炭
电力
油气
纺织
其他
2005
46.1
12.3
11.0
10.9
19.7
2009
60.7
8.1
12.3
2.2
16.7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同类题5
如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
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根据材料判断水石的形成过程
A.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
B.沉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岩浆活动一外力侵蚀
C.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一变质作用
D.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河流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