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校建校之初,辗转于华北地区。这段历史被镌刻在“光辉历程”纪念石上。该石为花岗岩。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光辉历程”纪念石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小题1】右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冷却凝固
B.②——变质作用
C.③——重熔再生
D.④——沉积作用
【小题2】“光辉历程”纪念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侵蚀作用、外力堆积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堆积作用、外力搬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09 06:4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附近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岛屿和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运动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运动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小题2】图中甲处岩石的形成过程中,最后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
C.沉积固结
D.风化侵蚀
【小题3】中央山脉西侧从山麓到沿海依次为:山麓丘陵、砾石台地、海岸平原,各部分地表物质组成、土壤、植被等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同类题2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小题2】若右图中发现③地层中含有石油.天然气和水则
A.开采石油不应选择在①处钻井
B.它们的分布自上向下依次为气、水、油
C.在①处背斜钻井.无需增加安全设施
D.石油开采到后期可向井内注水增加压力
同类题3
(题文)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有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上下两块花岗岩巨石接缝处间隙如线,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烂生辉,“盘陀夕照”堪称普陀山奇观。据此回答下题。
描述磐陀石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蚀
同类题4
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是( )
A.大理岩
B.玄武岩
C.页岩
D.石灰岩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刹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丁丙甲
B.甲丙乙丁
C.乙丁甲丙
D.丙乙甲丁
【小题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地壳抬升的次数至少有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