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驴友小明在某地参加户外活动。路途上观察到如图景观(下图虚线部分)。该景观分布在陡坡下或坡麓地带,由碎石长期不断坠落堆积形成,呈上尖、下圆锥状。回去后,他查阅资料,了解该景观为倒立锥地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温度变化
【小题2】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分颗粒物大小均匀
【小题3】推测驴友小明所观察到的景观可能位于
A.秦岭
B.南岭
C.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09 06:4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三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O°、6O°为当地经度,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美洲板块
【小题2】②③两处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
A.②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③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B.②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C.②处于西风的背风坡③处于西风的迎风坡
D.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③处于西风的背风坡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区域等值线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甲山峰东坡垂直带数目较多,垂直带谱较为完整,试分析主要原因。(3分)
(2)分析M、N两地区為>10
0
C积温值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3)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4分)
同类题3
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下图为我国某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m),该烃源岩层顶部是一较完整的平面,底部呈现为不平的曲面。烃源岩层厚度主要受沉积物的多少影响。沉积物多少一般取决于沉积环境的地势高低、沉积过程中的地壳运动等因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烃源岩的地质作用是
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小题2】推测该烃源岩层甲乙沿线沉积环境最有可能是
A.甲乙沿线校两侧地势高
B.在沉积过程中快速下降
C.沉积早期丙处地势最高
D.甲乙沿线较两侧地势低
同类题4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小题2】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A.沿河成路
B.陡峻盘旋
C.岭横越垭
D.险绝而栈
同类题5
下图是某河流下游横截面图。读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