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为哪种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
A.喀斯特地貌
B.黄土地貌
C.岱崮地貌
D.风蚀地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4-21 04:5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小题2】A地区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成因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表现为( )
A.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B.流水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C.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D.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小题3】【小题4】造成A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干旱少雨 ②夏季北方多暴雨 ③土层质地疏松 ④毁林开荒 ⑤农民修筑水平梯田 ⑥农民在沟壑打坝淤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同类题2
下图左侧为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 右侧是以30度视角分别从A.B.C.D四点俯看本区的网面立体图 该地人口密集 是东南亚主要水稻产地之一,上图等高线中A. B.、C.、 D.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依次对应的是( )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同类题3
(12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龟兹古国是我国古代西域诸国之一,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位于现今新疆库车。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新疆区域示意图及魔鬼城景观图。
(1)分析古代龟兹(库车)成为西域重镇的区位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图示区域魔鬼城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同类题4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题。
【小题1】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时间的差异
【小题2】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B.纬度低,降水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B.乙地因日照弱,不能发展林业
C.甲、乙两地因自然条件影响,种植业均不发达
D.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同类题5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向陆地方向移动
B.粗泥沙位置没有明显变化
C.高度降低
D.海水堆积作用增强
【小题2】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阻挡污水,减少海洋污染
B.加剧海水倒灌,侵蚀海岸
C.使水道淤浅,不利于航运
D.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